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些思考 -博天堂ag

  
博天堂ag-博天堂国际 > 观点评论 > 综合评论 > 正文
[][评论]

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些思考

媒体:原创  作者:深山人
专业号: 2019/11/29 19:34:29

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些思考

湖北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党委组织委员、党政办主任  王兆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城乡发展日益融合,联系日益紧密。这种变化和联系越来越明显地反映到党的建设上来,按照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党员管理方式,已明显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党的建设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主题教育的要求,笔者以保护区的党员为调查对象,调查了解流动党员的有关情况,探索了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提供依据。

一、流动党员流动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劳动力在产业之间转移和地区之间流动日益广泛,党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也日益频繁,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成为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难问题成为农村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发挥好流动党员的先进性,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不仅是搞好党建工作的客观要求 也是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一)流动党员流向分布。流动党员多数以亲、邻、友互介互带的方式外出,同村、同乡党员的流向往往在地域上、行业上相对集中,流动的总体情况是流出党员主要从农村向县城和县外城市流动、从一产向二产或三产流动。根据调查显示,从流动党员行业分布上看,我区流出的党员主要以进厂或进矿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此外,有部分党员因年老体弱投靠子女,或者外出务工经商等。

(二)流动党员数量。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流动党员的数量迅速增长。以保护区为例,保护区党委下设4个支部(1个机关支部,3个村支部),现有党员127人(其中机关党员31人,农村党员96人,女党员13人,60岁以上的45人,35岁以下的12人)。截至2019年10月末,我区共有流动党员67名,全部为流出党员。 

(三)流动党员构成。流动党员主体突出但结构日益复杂。从身份上看,我区67名流出党员中,农村党员65名,明显占据主体地位,但近年来退休干部、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中的流动党员数量不断增多。就性别而言,男性占绝大部分;就年龄而言,全区流动党员仍以中青年为主,但各年龄层次均有分布。

(四)流动党员的特点及趋势。当前,农村流动党员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流动的范围更加宽广。 据统计我区流动党员中,流向省内的占43%,流向省外的占57%。二是流动的地点无定向。由于我区外出务工的党员素质偏低,难以找到或从事较为稳定的工作,从事工作的时间多在一年以内,工作地点变更频繁,居无定向,不固定。三是流动的时间长。随着务工人员的待遇不断增加、政策不断宽松,致使外出党员在流动时间上由以前的短期外出向长时间在外务工转变,部分党员已连续3-4年在外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前往。四是流动党员外出务工的意识明显增强。由于我区是自然保护区,受政策限制,只能保护,不能大开发,导致发展受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贫困,部分家庭生产技术落后,难以维系全家人的生活,使流动党员认为在外务工较其在家更加实惠。 同时,通过外出务工也使家庭生活条件有较大的改观,更加坚定其在外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二、 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区的调查情况看,由于村党支部放松对流动党员 的管理,流动党员个人党员意识不强,外出务工单位无党组织或即使有也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从而造成了 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党组织的工作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一) 管理难到位。一是流动党员的动向难掌握。由于外出流动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很多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转组织关系、不开具党员介绍信,使其在流入务工地后,当地党组织无法确认其党员身份,造成了原党支部去流不知情,务工地党组织不知晓,致使外出流动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导致这部分流动党员原流出地党组织“难以管理”, 流入地党组织“漏落管理”,此外,非公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又比较松散,职工“跳槽”的现象非常普遍,党员职工往往与党组织“不辞而别”。如我区大部分外出党员不给党支部报告就外出,有的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还有的由于务工地点变动快,不稳定,甚至连他的家人对其去向都无从知晓,党支部对其去向没办法掌握。二是动党员管理难进行。多数流动党员工作单位或居住地点变换频繁,党组织对其去向很难及时掌握,尤其是大学毕业或部队退伍后自谋职业的党员,这些党员往往将组织关系转移到其户籍所在地党组织,然后长期在外务工经商,平时只是以托人代交或邮寄的方式交一交党费,无法正常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参加组织生活。三是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作用和影响、现状和问题认识不清,有的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方法不多、手段不活、要求不严,外出党员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有的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消极应对、被动应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关系难接转。一是正式组织关系不想转。在转移正式组织关系上,流动党员心态复杂,有的认为转移正式组织关系的程序复杂,费时费力,干脆不转移组织关系;有的认为自己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转来转去太麻烦而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有的担心企业把扣留组织关系作为限制其自主择业的砝码,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有的与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有较为紧密的利益关系,尤其是农村党员,担心因转移组织关系失去这些利益,而不想转移组织关系。二是临时组织关系不好转。目前,转移临时组织关系的凭证有党员证明信和流动党员活动证两种,使用较多的在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过程中,有的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认定存在偏差。流动证有漏发、错发的情况;部分流动党员不愿意接受流入地党组织的管理,有的不领取活动证,有的即使领了活动证,也不持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活动;此外,对于党员外出的时间、地点党组织不能及时掌握,按时将活动证发到流动党员手中存在较大难度。三是主观上不愿接。对于流入地党组织,有的因活动场地、活动经费有限,不愿意接收更多的党员;在农村党组织,党员要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要参与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一些支部不愿意接收外来党员。四是客观上不能接。在非公企业,尤其是规模小、职工少的非公企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还有很多,这些企业没有党的组织,无法接收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

( 三) 活动难开展。一是由于流动党员远离原党组织,流动时间又较长,即使在春节等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 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支部的活动。据调查,经常与党支部联系过组织生活的占2/10, 过组织生活不正常的占3/10, 不过组织生活的占5/10。二是活动内容难对口。流动党员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工作岗位差异较大,流动党员中既有学历高的、又有学历低的,既有年老的、又有年轻的,既有从事管理的人员、又有普通工人,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工作岗位的党员对学习内容的需求差异较大,一些党组织不能针对不同层面党员的实际需求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单调枯燥,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活动方法难适应。有的支部习惯于集中开展大规模的培训,往往与生产发生冲突;有的党组织开展培训不是学文件、读报纸,就是找个人作报告,培训手段单一、方式呆板,党员不欢迎;有的党组织就培训搞培训,既不能与提高党员职工的工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也不能与促进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既得不到业主的支持,又得不到党员职工的认可。

 ( 四) 作用难发挥。一是不愿发挥作用。部分流动党员长期脱离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纪律观念弱化,党性观念淡化,奉献精神退化,为了脱离党组织的约束,有的在流入地不表露党员身份,有的长期不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混同于一般群众;有的流动党员在非公企业中工作,缺乏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认为做贡献越多被老板剥削的就越多,主观上不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不会发挥作用。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党组织和党员所处的工作环境、担负的工作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党员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知道在什么方面发挥作用,也不知道如何发挥作用。三是不便发挥作用。一些流动党员具有较强的党性观念,具有为党多做工作、为群众多办好事的良好愿望,但其所在的党组织没有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没有对流动党员如何发挥作用提出具体要求,使流动党员觉得多做工作、多办好事名不正、言不顺,有的党员说,“看到有些该管的事,觉得应该管,也想管,但自己没什么职务,党组织也没有要求,怕群众风言风语,说自己没事找事、瞎逞能,最后费力不讨好,两面不是人”。基于这些顾虑,流动党员觉得自己不便发挥作用。四是发挥不了作用。如我区在外务工的党员,由于务工地点变动频繁,加之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在外务工中,大多数从事脏、险、累、重等体力劳动,很难在外出期间学到致富和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帮助的本领,回家后也很难发挥带头致富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党员外出后,只顾着挣钱, 忘记了履行党员义务,外出期间对村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很少汇报自己在外地务工的思想、工作情况或向家乡传递致富信息,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发挥不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的作用。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之所以产生以上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流动党员自身、党组织、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

( 一) 流动党员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流动党员在外出时不愿意向党支部报告,到流入地后不愿意暴露党员身份,不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有的“党员意识”逐渐淡漠,忽视党组织生活,平时既不参加所在地的党组织生活,也不向原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情况。二是流动党员在外期间组织纪律观念淡漠,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挣钱上,逐步疏远了党组织。三是由于党员流动务工地点变化大,收入低,几个月换一地方,导致相当部分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党组织管不着,用工单位不了解的“两不” 党员 。

( 二) 党组织自身的问题。一是管理措施不力,管理缺乏实效。部分党组织没有严格执行流动党员管理办法,在党员外出时不进行外出前的纪律教育,外出后又不与之联系,使这部分流动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难以开展。二是党员流入地的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不重视。部分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嫌麻烦,不愿管,也不想管, 出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盲区”。

( 三) 用工单位存在的问题。走访我区流动党员情况来看,普遍反映大部分的业主和企业老板大都不是共产党员 , 因而对党组织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知之甚少,对党建工作无兴趣,态度冷漠,对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不支持。

四、主要做法和成效

几年来,就如何抓好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我区做了积极的思考落实。

 ( 一 ) 顺畅沟通渠道,掌握思想动态。外出党员一般以务工为主,流动性强,党员在想什么,有何困难,有哪些 愿望和要求,党支部所知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在 各村党支部建立流动党员联系卡的方法,登记流动党员个人、 家庭、 社会关系及生活工作等情况,记录流动党员和其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络方式及本人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 以便于支部能够与其及时沟通联系,全面掌握其思想动态 及其它方面的信息,并要求流出党员每半年通过用手机、电 话、网络或写信等形式向党支部汇报一次思想动态及学习 情况。 区党委在全区党员中开展了“同流动党员结对子” 的 帮教活动,让所有流出党员都与本地支部党员结成对子,保持经常沟通,并教育他们要同当地党组织联系,搞好学习 , 遵纪守法,这样一来,大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隐性党 员 ”亮出了身份,找到了“娘家”,做到了“外出务工不脱党 、人行千里有党管”。同时要求外出党员打工致富不忘家乡建设,要在致富信息、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人才上为家乡的发展建设献一份力量,并按照区委关于招商引 资优惠政策上给予奖励。我们将这种管理方法作为流动党 员管理教育的 一 项经常性制度坚持下来。

( 二)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区党委成立了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区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情况作为支部党建工作和支部负责人履行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建立了管理责任制和逐级汇报制度,实行专人联系制度,设立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全区共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电话3部,靠实责任人6人,并将责任人和联系电话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向流动党员公布,确保了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随时沟通与联系。

 ( 三) 摸清底子,明确思路。全区各支部都能按照区党委统一要求,对全区流动党员进行登记造册,每月按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出( 入) 时间、流出( 入) 地点、所从事的工作、博天堂ag的联系方式分类建立了管理台帐。 及时登记新流出 、流入党员和注销返回流动党员,从而做到了“四清楚”,即人数清楚、结构清楚、分布清楚、思想状况清楚。坚持流动党员月报告制,以党委每月向县委组织部上报党员流动和教育管理情况。

( 四) 加强教育管理, 促进服务。一是区党委主动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联系沟通,督促流出党员主动“认亲”,及时缴纳党费,确保了党员与当地组织的联系,确保了组织生活不间断。动员流入党员及时“归家”。联系协调为流动党员办理转接组织关系、代理承办缴纳党费等,还积极联系当地党组织,尽可能地为有特殊困难的流动党员提供服务。 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流动党员回乡过节的机会,举办培训班,对流动党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流动党员的综合素质。 三是流出党员和流出地党组织实行结对联系, 通过书信或电话定期沟通, 联系人每月向支部汇报所联系流动党员的情况。每季度走访一次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家庭, 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家属的思想、生产、生活等情况,做好服务工作,以解除外出党员的后顾之忧。在全区开展的“我帮联、我承诺”主题实践活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先后为16 名流出党员许诺 4 项6件。四是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党员 自评活动,侧重流动党员是否带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是否遵纪守法,是否在家乡和务工单位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等内容,促使流动党员自觉履行义务,主动发挥作用。 另外,在每年春节期间,我区都开展了以“进家门、问冷暖、 解难题”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流动党员活动。做到了:送一次温暖,上一堂党课,办一件实事,开一次恳谈会,致一声问候。 我区还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在春节期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学精典,谋发展,送温暖、实用技术进万家”活动,一些从外地务工返乡的党员都能积极投身活动, 畅谈外地的发展经验、先进技术和自己的创业体会,为家乡 发展出谋划策,充分激发了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促进了党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五、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动态管理的几点思考 

在党员频繁流动的新形势下,沿用传统的方式管理党员已经不合时宜,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应该从解决主要难点入手,不断改进现有的管理教育方式,并不断完善;立足服务,加强引导,发挥作用,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动态的、开放的、协作式的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机制。

 (一)强化领导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随着党员角色越来越多的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以及流动党员数量日趋增多、流动地区日趋广泛、流动原因日趋复杂,单靠流出地党组织很难真正把流动党员管住、管活、管好。因此,必须在加强组织部门管理的基础上,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对其进行教育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党政齐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公安、卫计、工商、劳动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各有关部门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确定各自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具体责任,采取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的办法,就如何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中加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等有关工作进行沟通研究,共同做好流动党员的信息采集和服务管理工作。三是建立健全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原则,建立流动党员双向管理制度,明确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在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职责任务;采取定期召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工作交流,促进双向管理工作责任的落实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督促考核机制。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列入农村党的建设考核体系,加强督促指导,严格检查考核,确保各级党组织的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明确任务建立健全长抓不懈的教育机制。一是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排查登记制度。广泛开展党员找党组织和党组织找党员“双找”活动,结合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劳动保障、工商管理等工作,做好外来流动党员的信息采集工作,及时掌握外来流动党员的情况;在此基础上,由组织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做好流动党员身份及相关信息的甄别、核实工作,及时登记经核实确定的外来流动党员的相关信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并根据流动党员的变化情况,对信息库的有关数据进行适时调整,做到流动党员信息及时更新、动态管理。二是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组织要根据流动党员的具体情况,从本支部党员中选择合适人员,与流动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开展定期、定向联系,及时掌握了解党员外出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督促外出流动党员采取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写书信等方式,定期向党组织报告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思想状况;流动党员返乡后,要向党组织报告外出期间的各种情况,党组织要采取多种方式对流动党员参加活动、遵纪守法、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评议;对于流动党员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要督促指导其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对于“三不”党员和违法违纪党员,要及时进行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三是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坚持“业余、灵活、多样、实效”的原则,采取邮寄学习资料、群发手机短信、开展远程教育、举行网络党日活动等方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充分利用节假日流动党员大量返乡的有利时机,采取召开座谈、交流等方式,组织他们参加短期集中培训;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办党建网站,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网页、微信群、qq群、专用电子邮箱等,搭建流动党员教育培训信息平台,为流动党员开辟网上教育培训阵地,解决流动党员“活动无场地、时间无保证”等实际困难。

 (三)创新形式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顺应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农村、社区、企业等各个层面的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机制。一方面要创新形式,建立健全体系严密、覆盖城乡的党组织建设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首先是要打破党组织设置的地域限制,以流出地党组织为主导建立党组织,凡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地点相对集中的,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在党员流入地建立党组织,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立到哪里;其次要打破党组织设置的行业限制,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导建立党组织,对于外来党员相对较多,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或者不便将流动党员编入本地党组织的,流入地党组织可以以城市社区、摊群市场、商务楼宇、工业园区等为单位,将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行业的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组织,做到哪里有流动党员,就在哪里建立党组织。另一方面要创新方法,建立健全管理到位、联动城乡的党员管理制度,要改革以党组织隶属关系为主要依据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按照便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便于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便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则,采取党员务工单位党组织、长期居住地党组织和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有效对接、协同配合的管理模式,明确务工单位党组织、长期居住地党组织和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地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管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

 (四)改进方式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服务机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树立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的流动党员管理新理念,通过深入细致和全面周到的服务,使流动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调动流动党员接受党组织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要为外出流动党员解决后顾之忧服务。党组织要定期到外出流动党员家中进行走访,了解掌握流动党员的家庭状况,对于因特殊情况导致家庭困难的党员进行慰问和帮扶,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要帮助外出流动党员把留守在家的孩子、老人等家庭成员照顾好,使他们在外面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为外来流动党员融入本地生活服务。要将外来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整体计划之中,帮助流动党员解决找工作难、子女入学难、生病就医难、租住房屋难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力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覆盖面广的流动党员服务网络,为流动党员提供维权服务、法律咨询、就业指导,把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成本地党组织、党员服务流动党员,本地党员和流动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的品牌工程;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将本地党员和外来流动党员结成联谊对子,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就业、学习和生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促进流动党员更好地融入本地的生活。

 (五)搭建舞台建立健全突出实效的激励机制。要切实改变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必须以搭建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舞台为切入点,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便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制度。结合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欢迎流动在外党员回家创业就业,组织节假日返乡流动党员召开创业就业座谈会,大力宣传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就业创业、金融服务等政策,及时收集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就业意向,及时为他们提供信息,为他们回家创业就业提供政策上的便利。引导一大批党员回归家乡,回归组织,参加支部活动和组织生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激励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党内宣传表彰的力度,要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措施有力、成效显著的党组织的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定期对为党的工作做出贡献,以及在本职岗位上做出贡献的流动党员进行表彰奖励;真总结和宣传优秀流动党员的事迹,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宣传媒体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在全区形成关心、关注流动党员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流动党员中优秀分子的培养和使用,及时把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到农村、社区和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或干部队伍中来,激发流动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要根据流动党员情况,全面推进“流动党员之家”建设,通过不同的措施,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定期以流动课堂为形式,将技能培训、业务培训等与组织生活、政治学习相结合,精神文化活动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增加党员政治生活的趣味性、实用性,切实提高党员参与性和积极性,真正把‘流动之家’打造成为流动党员的‘精神家园’。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聪明才智,各方共同支持和配合,依靠各级力量,确保每一位流动党员学习不掉线、思想跟得上、务工当楷模、返乡创业带头致富做贡献。

 

 

阅读 14800

专业会员

专业号:


长峡布衣的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博天堂国际的版权声明:
    1.依据《》,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博天堂国际的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博天堂国际的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执委会办公室

    基于技术构建

    网站地图